欢迎访问成都八一骨科医院
成都 32℃~30℃|空气质量:优|天气:晴
国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
国家重点骨科
省、市医保定点单位
你的位置 >患者服务
秒懂骨科 ▏骨科“沉默”杀手:静脉血栓栓塞症(VTE)如何预防?

静脉血栓栓塞症(VTE)在生活中常常被我们称之为“沉默”的杀手,它是继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之后位列第三的最常见血管疾病,也是骨科大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,患者下床上厕所日常动作,就突发了呼吸困难、胸闷、晕厥等症状而突发死亡。

静脉血栓栓塞症(VTE)如何预防?

小编带你了解!



   什么是VTE? 

为什么被称为“定时炸弹”?


静脉血栓栓塞症(VTE)包括“深静脉血栓(DVT)和肺栓塞(PTE)”,是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血管阻塞的疾病。深静脉血栓多见于下肢,若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部,可能引发致命性肺栓塞。具有以下危害性:

01

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导致肿胀、疼痛,严重时压迫动脉致肢体坏死。

02

猝死风险:80%的肺栓塞患者发病前无症状,一旦大面积栓塞可猝死。

03

长期后遗症:血栓后综合征可能导致下肢反复水肿、溃疡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



  哪些人容易发生VTE? 

中医视角下的风险因素


VTE的形成与“血流瘀滞、血瘀阻络”的中医病理机制相关,易造成血管“堵车”高危人群包括:  

1

骨科术后患者

如髋/膝关节置换、骨折手术,术后需长期卧床,气血运行不畅。  

2

久坐久卧人群

长途旅行、瘫痪患者,中医认为“久卧伤气”,气滞则血瘀。

3

高凝状态者

肿瘤、妊娠、肥胖等患者,中医属“痰湿瘀阻”体质。

4

高龄及慢性病患者

气血亏虚,脉络失养,易生瘀滞。



  中西医结合预防VTE  

防患于未然


基础预防

调和气血 畅通经络

 1、饮食调理:

多食活血化瘀之品,如黑木耳、山楂、洋葱;忌辛辣油腻,避免痰湿内生。每日饮水1500-2000ml,稀释血液,促进循环。 


 2、运动导引:

  ①  

踝泵运动:每日3-4次,每次20-30组,通过足部屈伸促进气血回流。  


  ②  

八段锦、太极拳:中医传统功法可调和气血,适合术后康复期患者。

物理预防

外力助行 化瘀通络

 1、梯度压力弹力袜:

从足踝至大腿递减施压,促进静脉回流,需每日检查皮肤状态。

 2、中医推拿与针灸:

沿下肢膀胱经胆经穴位(如委中、承山)推拿,疏通经络;针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,活血化瘀。

药物预防

中西协同 标本兼治

西药抗凝:如利伐沙班、低分子肝素,需严格遵医嘱。


中药辅助:内服:肿痛宁胶囊、桃红四物汤加减,活血化瘀;外敷:消肿肿痛散调敷,促进局部循环。



  术后患者特别提示  

动静结合 身心同治

  1、早期活动:

术后6小时开始踝泵运动,逐步过渡到床边活动,避免久卧致瘀。

 2、情志护理:

中医强调“肝主疏泄”,焦虑可致气机郁滞。可通过音乐疗法、穴位按摩(如太冲穴)疏肝解郁。 



  警惕信号 

VTE的早期识别


若出现

单侧下肢突发肿胀、疼痛

胸痛、呼吸困难、

咯血(警惕肺栓塞)的症状

需立即就医!!



VTE的防治需“未病先防,既病防变”。中医强调整体调护,结合现代医学手段,可显著降低风险。作为中医骨科护士,我们倡导“动静相宜、气血调和”的理念,助力患者安全康复! 


医院导航
门诊时间
就医流程
常见问题